偃师区人民政府

偃师市以转型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 : 洛阳网   发布日期:2018-05-22   点击次数:14991次


偃师市民营企业众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持续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能否持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取决于民营企业的发展质量与水平。在日前偃师市召开的领导干部会暨2018年一季度重点工作推进会上,市领导强调,要始终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头等大事,着力打好“四张牌”,持续深入推进9+2工作布局,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抓住“牛鼻子”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块块毫不起眼的仿古砖,为企业带来上亿元的年产值。日前,走进河南龙全建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该公司副总经理韩延森一边巡查生产线,一边了解生产情况。他指着新下线的转型产品自保温加气砖说:“这些新型建材的制造生产,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变废为宝的过程,既节能降耗,又环保实用,还能呵护青山绿水。”

龙全建材公司新上的年产自保温加气块100万立方米和自保温墙体30万立方米项目分三期实施,一期已竣工投产,二期、三期正在加紧建设,年底前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3.5亿元。

总投资18亿元的新星轻合金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5.5亿元的静脉产业园、总投资14.5亿元的铝基复合新材料项目在今年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成功签约……随着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偃师经济发展必将迎来新的增长点。

下一步,偃师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改革,坚持项目例会、市领导分包、半月督查等制度机制,强力开展“百日攻坚、双月攻坚”重点突破,确保龙海电子玻璃有限公司信息显示超薄基板、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如期完工。


偃师.jpg


深挖科技“富矿”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民营经济是偃师的“富矿”,深挖“富矿”,支撑偃师县域经济发展。

长江公司新研发的750边三轮摩托车成功上市,并在北京、南京、重庆等多个城市举行首发式;大河公司DH350低速四轮新能源车成功下线,为巴基斯坦设计的右舵车型陆续交付;洛阳润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借助“一带一路”,将自主研发的码垛机器人远销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地区,外贸出口增速超50%……近年,以建龙公司、长江三轮、大河电轿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抓手,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提质增效。

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民营经济发展为抓手。日前,偃师市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下发《偃师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2018年重点工作部署》,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内容细化为8个方面32个小项,要求各相关单位精准对标、压实责任,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目前,偃师市正在抓紧制定《壮大民营经济实施意见》,通过给政策、给服务“放水养鱼”,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动力,掀起新一轮民营经济发展热潮。与此同时,该市坚持用好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发展基金,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打造高水平的科创平台,着力打造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张牌。

聚焦重点攻坚

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做好二季度工作,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优化产业空间规划布局。站位洛阳东部重要组团和中心城区未来拓展区的发展定位,加快全域产业空间规划布局编制,形成功能定位清晰、产业链条完善、集聚效应突出、规模效应凸显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优特色产业。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尤其是防范化解企业债务风险;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着力在落实精准方略、组织重点攻坚、全面提高质量、坚持统筹推进上下功夫;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五大行动”,加快构建生态环境建设体系,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

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洛阳市委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持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坚定不移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

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围绕打好新型城镇化这张牌,坚持以城乡总体规划为引领,以推进城市建设提质工程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切实抓好“五项治理”。

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频道不换。偃师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民营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产业转型创新发展,让民营经济焕发新的活力,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