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构建“五纵六横”大交通格局
龙少旅游专线自东向西横穿偃师南部山区,从空间上拉近了当地与洛阳城区和登封少林寺的距离;省道539线劈开丘陵从北向南纵贯延伸,即将拉开偃师东部城区框架;华夏路向东延伸、再延伸,与省道539线对接后可打通偃师内通环线……近年来,偃师市规划大交通、建设大通道,加快构建“外联内通,东西对接”的“五纵六横”快速交通网络,使得城市“血脉”更通畅,市民出行更便捷。
精准实施,编织对外大交通路网
作为洛阳“一中心六组团”的重要组团,偃师科学编制交通道路规划。交通规划显示,偃师将加强与洛阳中心城区及周边组团、县市的交通连接,规划六县环高速、六县环快速、洛偃快速通道、中州路、城际铁路、轨道交通等,全面融入洛阳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同步构建“五纵六横”市域路网框架,实施城乡交通全域覆盖,形成外联内通的交通格局。
偃师“五纵六横”市域路网,五纵即省道539线、玄奘大道、杜甫大道、夏都大道、国道207线;六横即国道310线、连霍高速公路、中州东路、古城快速通道、洛偃快速通道、龙少旅游专线。今后,省道539线、夏都大道、中州东路、洛偃快速通道等,将真正串联起偃师对外的大交通。
今年3月,偃师“五纵六横”市域路网“东纵线”——省道539线工程开工。该工程是连接连霍高速公路和国道310线的南北大通道,起于连霍高速公路预留分交桥南,向南跨过陇海铁路和伊洛河,止于顾县镇营房口村的国道310线,全长10.4公里,总投资5.8亿元。省道539线向南和国道207线连接通往登封、伊川,向北直达孟州,向东与巩义产业集聚区对接,实现偃巩联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今年7月,偃师“五纵六横”市域路网“南横线”——龙少旅游专线主路面竣工通车。该线偃师段西起偃洛交界,东至国道207线,全长16.67公里,总投资约2.38亿元,使得南部山区的府店镇、缑氏镇、大口镇至偃师或洛阳又增添了一条新的通道。
区域竞争,核心是枢纽之争。对于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偃师来说,抢先形成交通枢纽优势,就相当于抢占了发展的先机。目前,除正在积极推进的省道539线、夏都大道南延工程及夏都大桥、中州东路工程外,偃师全力构建的“五纵六横”市域路网的“外联内环”“东西对接”交通枢纽优势基本形成。
无缝对接,城乡路网畅通无阻
在偃师市府店镇安乐村通往国道207线新修的水泥路上,该村党支部书记李玉环说:“安乐村村民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要不是政府修了这条出村路,山里的农产品运出去都是个难事。路修到了家门口,扶贫扶到了心窝里。”
围绕城市提档升级、百姓宜居宜业,偃师以建设连接乡镇间的“出口路”、服务产业发展的“经济路”、打通闭塞山村的“畅通路”为重点,将城乡道路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旅游发展相结合、与新型工业经济发展相结合,全力推进畅通无阻的城乡交通网络工程,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
目前,总投资1亿元,全长约19公里的东连巩义市、西接孟津县的省道314线偃师段改建工程已全线竣工通车;总投资6960万元,全长1.95公里的华夏路东延至省道539线的内畅工程正在加紧推进。总投资2.1亿元全长1.45公里的华夏路下穿商城遗址隧道,总投资3.28亿元全长9.1公里的中州东路(滨河路)工程,以及下穿国道310线桥涵的东西连通工程将于年内动工;全长6.7公里的中州东路快速化偃师段改造工程方案已经完成编制。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在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示范乡创建过程中,偃师着力从“会战式”建设向集中攻坚转变,从注重连通向提升质量安全水平转变,从以建设为主向建管养运协调发展转变,从适应发展向引领发展转变,普修县道6条共87.5公里、乡道15条共70.7公里、村道105条共52.5公里,完成廊道绿化5条共79.9公里。
如今,偃师构建的“五纵六横”市域路网建设方兴未艾,大交通网络格局翘首可待,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幸福生活必将随着大小路网的建设步入一个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