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区人民政府

偃师:一双鞋的供给侧改革
来源 : admin   发布日期:2017-06-22   点击次数:11920次


“仅仅半天,就订出1万多双!620日,为期5天的2017中国布鞋之都·偃师秋季产销对接会闭幕。在产销会上,拿着一大沓订单的杨占凤乐不可支。和她一样开心揽单的,还有一同参会的其他100多家偃师鞋企老板。

“细分市场”“创新创意”“塑造品牌”成为此次产销会上的热词。与今年鞋业市场整体低迷的态势相比,有着“中国布鞋之都”之称的偃师,已不满足于只做一双普通的鞋子,正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供给侧改革。


鞋1.jpg

图为2017中国布鞋之都·偃师秋季产销对接会现场


“会呼吸”的小白鞋

展柜上一双简简单单的小白鞋,成了客商的“新宠”。

这款鞋的特点是柔软舒适、透气性好,鞋面的海绵层能吸汗,帮助脚‘呼吸’,专为爱运动的幼儿园孩子和小学生设计。偃师市某鞋企负责人石朝杰介绍。

这鞋没有花哨的图案,摸起来手感很好。石朝杰说,原来的硫化鞋鞋底重,好看不好穿。受客户启发,他们研发出2个系列7个品种的小白鞋,年龄定位从2岁到12岁,在淘宝网上推广,一个月就卖了1.6万双。

偃师是全国最大的布鞋生产基地,有千余家鞋业企业10万名从业人员,去年生产各类布鞋5亿多双,占全国布鞋市场份额的1/3以上。但绝大多数鞋企同质化生产,靠走量赢利。要打破这种局面,重新进行市场细分,精准定位,进行差异化生产是关键。

“近两年竞争日益加剧,鞋企生存和利润空间被一再压缩。成本在提高,市场个性化需求在提升,传统鞋厂必须细分市场、找准定位,才能不被淘汰。”石朝杰说。

不卖鞋卖创意

各种不同面料、不同类型的鞋样,紧跟时尚潮流……与其他厂家展销鞋品不同,偃师市某制鞋设计研发创作室的冯晓丽不卖鞋,卖的是各种鞋样的设计创意。

偃师鞋业有50多年历史,布鞋产品辐射到全国各地,并远销东南亚、西亚、非洲、南美洲等地区,但产品单一、缺乏设计一度成为其鞋业发展的短板。

“哪家生产出一个新产品,其他鞋厂一窝蜂跟风。偃师鞋业不缺文化,缺创意,缺少各种资源、创意、文化元素的有效整合,只有实现共享发展,才能改变低端恶性竞争的状况。”把市场需求作为第一要素的冯晓丽说。

偃师市鞋业协会会长于前进介绍,近年随着市场扩大,偃师诸多鞋企纷纷在产品研发设计上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有些鞋企还与温州、晋江等地的研发单位合作,全力增强企业设计能力。目前偃师鞋企被市科技局认定为“洛阳市企业研发中心”的有10多家,设计师成为推动偃师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鞋2.jpg

鞋好也要会“吆喝”

偃师制鞋企业共拥有注册商标700余个,部分商标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虽然有的企业拥有三四个注册商标,但有品牌无知名度的尴尬现象依然存在。

偃师某鞋业企业负责人戴进超介绍,随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更注重鞋的脚感和舒适度,促使企业必须在质量上下功夫。只有下决心淘汰档次较低的产品,不断提升质量,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酒好也怕巷子深。戴进超目前正着手注册商标,并打算好好“吆喝吆喝”,把品牌打出去!(来源:洛阳日报,有改动,本文中图片为编者所加。)

 

 


下一篇: